受新冠疫情影響,中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(GDP)錄得改革開放以后首個負值,包括有色金屬在內的多數生產行業,遭受到的影響似乎更為嚴重。但另一方面,得益于中國成功的抗疫措施,二季度,我國GDP同比增長3.2%,這就意味著我國不僅率先實現復工復產,也是全球率先實現經濟復蘇的國家。
歐元區經濟狀況和美國類似,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,各類經濟數據均出現大幅走差的情況,但從5月公布的數據來看,情況出現一定的好轉。目前來看,在歐元區央行大規模的貨幣寬松政策的刺激下,歐洲經濟狀況在未來逐漸恢復的機會相對較為可期,只是期間所需經歷的過程或許相對漫長且令人煎熬。
新冠疫情在美國蔓延之后至今,其所公布的經濟數據大多呈現“崩塌”的狀態,GDP、PMI、CPI、就業市場等數據均創新低。不過需要注意的是,部分數據于4、5月份出現回升,顯示出在美聯儲政策刺激之下,市場對于未來經濟好轉還存有信心,但由于目前美國對于疫情控制相對較差,也為未來經濟是否能夠如期恢復埋下隱患。
由于疫情的影響,日本經濟持續低迷,一季度GDP同比下降1.7%,二季度將出現更大程度的下降。一方面,日本出口大幅下滑,拖累經濟增長;另一方面,奧運會的取消對于日本經濟也造成很大打擊。雖然日本政府、央行通過多種舉措刺激經濟,但疫情于近期出現再次大幅反彈的征兆,下半年日本經濟可能復蘇的節奏會非常緩慢。
2020年上半年,銅價整體處于高位振蕩。以長江現貨1#銅為代表,1月初均價在49140元/噸左右,6月底至49460元/噸左右,價格上漲幅度約為0.65%。上半年銅走勢整體可以分為兩個階段:第一階段,1月份至3月份,這段時間銅價處于下跌行情。第二階段,3月份至6月份,這段時間銅價上漲。..[詳細]
2020年上半年,鋁價整體呈現出大起大落的行情,1月份至4月份處于持續下跌中,5月份至6月份價格重心迅速反彈,目前鋁價已經反彈至疫情前水平。不過隨著鋁消費逐漸進入淡季,同時冶煉產能不斷釋放增量,供需邊際將進一步走弱,庫存拐點的到來已不遠,鋁價上行阻力增加,但考慮累庫節奏不確定性以及7月合約交割前庫存難回高位,鋁價下跌或并不順暢。..[詳細]